11月15日晚,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的音樂廳被璀璨的燈光點亮,一場以“追光而遇,沐光而行”為主題的2025屆音樂表演器樂方向畢業音樂會——樂器獨奏專場盛大啟幕。院領導、器樂系全體師生濟濟一堂,共同沉浸在這場彙報音樂會之中。主持人江曼瑜以她那洋溢的熱情,為音樂會開啟了絢麗的序幕。
爵士鼓獨奏《Wild Boy》率先點燃了現場的氛圍。在指導教師王磊的悉心教導下,演奏者王胤澤以鼓槌為筆,勾勒出充滿活力的節奏畫卷。那激昂的韻律,如同青春的熱血在沸騰,每一聲鼓點都躍動着年輕的激情,令在場觀衆為之動容。
緊接着,電吉他演奏《Devil Take Tomorrow》将現場氣氛推向了新高潮。王嘉騰在李晶老師的精心指導下,完美演繹了Marty Friedman的這首經典之作。這首收錄于2006年專輯《loudspeaker》的曲目,以其獨特的旋律和強烈的節奏感,成為了電吉他演奏領域的璀璨瑰寶。王嘉騰的演奏更是将Friedman的精湛技藝和對音樂的熱愛展現得淋漓盡緻,展現了其獨特的音樂魅力。
古筝獨奏《秦土情》則如同一幅深情描繪故土情懷的畫卷,緩緩展開在觀衆面前。董玉珠在楊碩老師的指導下,用古筝細膩地演繹了周展于2008年創編的這首陝西風味協奏曲。樂曲以商調式為基礎,通過大量苦音的運用以及上行跳進、下行級進的旋律手法,将凄楚、憂愁、激憤等複雜情感展現得深切而動人,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無限熱愛與思念。
劉禹征的《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》流淌出莫紮特的經典韻味。在顧新雁老師的悉心指導下,他将莫紮特于1775年9月創作的這部作品演繹得爐火純青。莫紮特的作品總是明快而溫暖,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更是抒情典雅,旋律如歌,充分發揮了小提琴的特點與技巧。其濃郁的法式風情,在第一樂章的明快旋律中展現得淋漓盡緻,令人沉醉其中,久久無法自拔。
竹笛曲《花泣》則帶來了别樣的凄美與哀婉。王博在齊攀老師的指導下,用竹笛描繪出黛玉“花落人去”的悲傷心境。這首由張維良在蘇州評彈《黛玉葬花》基礎上創編的作品,通過散闆、運腔與緊打慢唱技法的巧妙結合,賦予了音樂強烈的感染力和表現力,讓聽衆仿佛置身于黛玉的傷感世界之中,感同身受那份無盡的哀愁。
古筝獨奏《定風波》則展現了一種豁達而樂觀的人生态度。時淼在楊碩老師的指導下,通過古筝诠釋出與蘇轼《定風波·莫聽穿林打葉聲》相關的深刻内涵。蘇轼那雨中漫步的悠然自得,面對挫折不屈不撓、豁達樂觀的精神,在樂曲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。這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展現,賦予了這首曲子極高的藝術價值。
馬林巴作品《卡連特芭蕾》以其熱烈奔放的節奏點燃了全場的熱情。李雨諾在王磊老師的指導下,與鼓伴奏張淙清共同演繹了克勞迪奧·聖安傑洛創作的這首曲目。這首直譯為“熱烈的舞蹈”的作品,通過創新的镲片和擊邊等演奏技巧,充分展現了馬林巴琴的獨特音色和表現力。旋律動感十足,充滿激情與活力,讓人為之熱血沸騰。
琵琶獨奏《十面埋伏》則生動再現了古代戰争的慘烈與壯觀。呂明陽在李思柳老師的指導下,以琵琶為畫筆,描繪出公元前202年楚漢垓下之戰的激烈戰況。這首以古曲為藍本、劉德海演奏譜的作品,如同一幅震撼人心的古戰場音畫,讓聽衆仿佛置身于那硝煙彌漫的戰場之中,感受着戰争的殘酷與悲壯。
五音排鼓作品《鼓銅随想》以其粗犷酣暢的風格為畢業彙報畫上了圓滿的句号。牛儀健在王磊老師的指導下,将大鑼、手镲等銅器與大鼓完美結合。演奏中,大鼓低沉有力的聲音引領着節奏,銅器的響亮尖銳與之相呼應,形成了強烈的聽覺沖擊。營造出節日慶典般歡快熱烈的氛圍,将音樂會推向了高潮的頂點。
這場獨奏專場音樂會不僅是2025屆音樂表演器樂方向畢業生們多年學習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的深情表達。他們用精湛的技藝、深情的演繹,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觸動心靈的音樂之旅。每一個音符都承載着他們的夢想與追求,為校園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。

主持人江曼瑜

爵士鼓演奏《Wild Boy》

電吉他《Devil Take Tomorrow》

古筝獨奏《秦土情》

《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》

竹笛曲《花泣》

古筝獨奏《定風波》

馬林巴作品《卡連特芭蕾》

琵琶獨奏《十面埋伏》

五音排鼓作品《鼓銅随想》

合 影
終審:黨委宣傳部